加载中...
     
 
关键词: 火凤凰文学,火凤凰诗刊 艺术家博客 原创 火凤凰网
kesioncms

新闻中心

您当前位置:火凤凰艺术网 >> 专家团队 >> 宋庄艺术论坛 >> 浏览文章

宋庄艺术论坛微信探讨第35期:当代艺术对传统的理解

2015-1-3 19:37:10 宋庄艺术论坛 宋庄艺术论坛 【字体:   点击数:
当代艺术对传统的理解
主持人:畅泉.jpg
 
当代艺术对传统的理解
主持人:杨巽荣.jpg
 
【讨论】宋庄艺术论坛微信探讨第35期:"当代艺术对传统的理解"
主题:"当代艺术对传统的理解"
时间:2014年12月30日8点30至10点
特邀主持:杨巽荣  畅泉
论坛主持:杨毅达 
整理:王心鹤
志愿者:张渭  赵红利
 
杨毅达:各位群友晚上好:宋庄艺术论坛微信探讨在上一期 特邀:许德民、顿子斌、顾凯军(九根针)三位先生主讲主题: "抽象艺术创作方法论与审美价值论"之后,我们对西方的美术史进行了系统的梳理,至今让我们是记忆犹新。
杨毅达:今天晚上宋庄艺术论坛微信探讨(第三十五期)当代艺术进入中国,从生根、发芽、再到今天的成长,经历了短短几十年时间。时至今天,整个社会开始进入一个转型期,那么,当代艺术今后和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会是什么呢?我们的文化结构会发生什么样的转变?对此,我们特邀杨巽荣先生和畅泉先生和大家一起探讨:
主题:"当代艺术对传统的理解"
主持人:杨巽荣  畅泉
论坛主持:杨毅达
时间:12月30号晚上8时30分至10时
我们计划分两至三期进行深入浅出的探讨,谢谢您的参与也期待您的精彩
杨巽荣:主持人:毅达好!畅泉好!各位群友大家晚上好!很好!我相信通过这期的论坛将会产生对艺术者的心灵撞击起到应有作用。想做好中国当代艺术,首先从人开始,从人开始,首先,先揭开"传统"面纱。"传统"是:今天你们在这里,我们在这里,全人类都在这里。
畅泉:杨老师很棒!
杨毅达:@畅泉 @杨巽荣 晚上好欢迎两位主持人,今天晚上给我们带来精彩。
杨巽荣:首先我告诉大家,好多人都误解的一件事,那就是"传统"与传统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两者区别不同的是,前者是当下现实中的我们,后者是过去的人文历史文化,在西方是没有"传统"或传统文化之说的,为什么?因为他们已清楚知道"传统"是人,人是"传统"本身,过去的文化称之为历史文化,在中国,人们一说到"传统"或传统文化这两个词,就会联想到它是我们中国独有的,文化基础,一出口就是二千年五千年,把过去的历史文化视作中国文明的骄傲,在人们心中"传统"和传统文化似乎代表了中国,把个体与"传统"分开,我们要知道"传统"是世界上人类有生的统称,是活生生的全人类,是活在当下的全人类,是人类生命传承的称谓,所以不要把"传统"局限在中国小范围内,"传统"是全人类,是"人",人类生活在今天的当下,不是偶然的,是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生命的延续,每个国家有每个国家的不同族种,不同血缘,不同生活方式,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社会架构,那么回到个体本身也是同一个道理,由于人的遗传基因,血缘不同产生的单子,就有所不同,所以每个人在生命之初都带有各自不同的潜意识,而这种潜意识就是"文脉"了,也就是"文化"根源了,所以在这里"传统"即个体,"传统文化"即历史文化,当理解了"传统"即"人"的时侯,人是最"当代","当代"是人为,是今天持续的永恒。所以没有"传统"就没有"当代",是分不开的一回事。
畅泉:中国传统是伟大的传统,我们在当代将如何去传承?是我们要交流的。
杨巽荣:因此人类来到今天,生活在当下,是时间前行的必然,是历史文明进程的创举,人类历史文化的建设是在不同时间段上产生的,以推陈出新的思维模式,建立了不同时代的象征价值,随着社会的须求,逐步地提高了生活环境,由于人们的意识一代一代的提高,发展到今天的高科技,进入了前所未有的信息时代,这些完全有赖于人的思想觉悟和智慧,创造的成果证明。在中国,由于人们的思想与西方思想的区别,对事物的思维模式有着不同程度的落差,其主要原因是文化基础和历史教育背景,造成的事实的现象,导至了中国人的根本思想未能得到解放,至使我们的文化落后,大部分的人都沉醉于老式教条而不得觉悟,把历史文化作为人生的座右铭来思考,作为人生准则和道德标准,时至致此人们还遥望过去前人生活过的痕迹,视作自身的骄傲负以伟大的赞美,从不去思考过去那些旧教条给我们带来的危害,正因为人们的愚昧和迂腐的头脑,至使文化的倒退与落后,人由于认识不到自已存在的价值,造就了一代一代的荒唐和无能,看看我们中国的今天,无论从文化发展,教育发展,医疗发展,各行各业的衣食住行,哪一行不是在造假,然后虚张声势去美其言,作为中国人,问问自己有没有反思过什么原因造成现在的样子,有没有回想一下《伟大的传统文化》背后带来的恶果,作为艺术者的我们还好意思叙说二千年五千年的文化么?试问,这些过去历史残留与我们何干?的确有很多人还在睡梦中,生活处于一种幻觉状态。艺术是一种创造,艺术不是屎水一潻,不是看不明白就叫抽象,不是装神弄鬼魔术,艺术创作她须要热情,心灵,和精神,艺术她是生活觉悟的升华,是文化发现,是独一无二的创造,作为一个艺术者如果连最基本的自我认识都没有,还能有创造力吗?好意思说自己是艺术家吗?。
所以艺术者要做好当代艺术,首先从根本出发,回到个体本身,回到生活中去,溶入社会独立自我,自我革命,摧毁知识带来的心理错觉,理解"传统"建立"传统"找出崭新的那个"我"。
杨毅达:在中国近代史上,我们出现了三次大的向西方自动学习的浪潮,第一次是:"清末时期的洋务运动";第二次是民国时期的:新文化运动即五四运动;第三次是始于80年代的95思潮,我们在努力学习西方文化艺术的时候,缺少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畅泉:杨老师对中国现代艺术发展的脉络理的很准与清晰。
杨巽荣:以西方话语作为标准来衡量中国本土艺术,一直以来无论批评家,艺术者以外求的膜拜心理来滿足自身主观缺失,借别人的光环套自已的学问,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滥缆美丽而堂皇的词汇,直接扰乱了人们心灵那份真我,为此导致对艺术真理的理解有着不同程度差异性的扭曲,而延伸下来的只不过是人云亦云的假象,无论塞尚或者杜尚他们只不过是做了自已想做的一件事儿,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伟大,要记住他们已停留在那个时间线上的历史。借鉴,比较,膜拜会给人们带来精神迂腐,作为中国的我们应回过头来发现自我,艺术者的心灵应生化于本源,我们常说的文脉血统几千年文化,要命的是己丢掉了"传统""传统"我理解为个体自身其意义体现的价值即传统文化,是文化根源,没有"传统"就没有当代,这是我们是次讨论的核心内容。
畅泉:中国绘画史里面最好的绘画不是中国画,而是中国文人画
圣元典画廊 贤喆:同意@畅泉 。
杨毅达:@徐代义~云南行者,行男 晚上好,欢迎进入探讨
畅泉:如何在当代社里把中国文人画与世界文化相融合,变成世界以及人类高度的艺术形式,这是我们要去定向的必然理想
杨毅达:@畅泉谢谢!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您的心得。
杨巽荣:@畅泉 是的!
畅泉:用传统思维去继承传统,那是奴隶思维,用当代思维去变通去传承伟大的传统,才有更好出路。
九根针:两个粒子碰撞后会产生第三个全新的粒子,所以后现代主义在中国遇到碰撞以后也许会产生第三状态。只有中国才有这个产生碰撞的条件。所以我们推出的东西一定不能是纯东方(禅与道)的东西,也不能是纯后现代主义的东西,也不能是这两种东西1+1=1后的橡皮泥混合体。我们应该推出这个1+1=3后的第3粒子。只有生出新娃后原来的东西方这两个粒子也才会获得比原来更纯粹的存在!这两个原来的个体在生出新娃之后每一个都不是原来的自我了,但又更是原来的自己。所以现在应该用高能碰撞的方法产生新的东西,而不能将这两有个性的个体如捏橡皮泥一般混合成同一个个体。
 所以中西结婚、中西合壁的方法是不存在也不允许的。我们现在是两头都不靠,要传统没有,要当代(后现代主义)又不懂,所以现在的中国当务之急是两头都得恶补课,不能走中西合壁的不负责任的假路线,得用高能碰撞的方法产生新的粒子!如果没有这个能力,我们每个人都得先补课,把"结婚法"从头推倒重来,再次深入。 
中西合壁就是因为两头都不懂,两头都似是而非的假东西,在油水混合后捏成的橡皮泥假象。这种橡皮泥的状态是能量的最低运用,这是一种"结婚"的假象,不可取。现在中国的美术教育和中医的教学方法就是这种粗糙的"中西结合法",必须抛弃。其实西方的后现代理论中已经有很多就是纯东方的东西,这其中有很多思想人家也并不是完全抄袭的中国和印度,有很多从源头上讲也是人家自己的东西。而中国的传统中有好多本来就是天然的后现代理论。这种互通、互释和调适才是我更关心的。现在纯粹的传统和纯粹的当代都不是最重要的了,最重要的是我们还要有让这纯粹的两者有碰撞的条件,我关心的是那个新粒子,也就是第三体状态。
 我们搞纯粹的东方和对当代语言的同时挖掘,是为第三体的创生而创造条件,而不是为了复古或全盘西化或者"中西合壁",这三种方法都是不可取的。 这三种方法都不靠谱,我关心的是第三体状态。
畅泉:我个人总结出来,中国精神是最宝贵的,它代表东方哲学精神的致高度,绘画里必须融入中国精神
杨毅达:@畅泉用传统思维去继承传统,那是奴隶思维,用当代思维去变通去传承伟大的传统,才有更好出路经典。
杨巽荣:@畅泉 说得好!
畅泉:中国传统文化所提炼出来的结晶就是中国精神。
畅泉:包函了:东方哲学、儒学、水墨等领域。
九根针:我们搞纯粹的东方和对当代语言的同时挖掘,是为第三体的创生而创造条件,而不是为了复古或全盘西化或者"中西合壁",这三种方法都是不可取的。 这三种方法都不靠谱,我关心的是第三体状态。
杨毅达:@九根针中国文化最大的特点是融合,您的1+1=3后的第3粒子。提的好!
畅泉:@杨巽荣 ,我很赞同杨老师以上观点的高度。
杨巽荣:@九根针 有道理!
墨僧艺术家:要确立当代艺术与传统的关系首先要弄明白,什么是传统,(或说)传统的本质是什么。传统的本质是创新,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一本艺术史就是一本创新史。历史上的大师都是创新的楷模,他们的创新成果今天成为传统,被誉为经典。
畅泉:艺术是属于人类的,我们中国只是人类一小版块。
畅泉:如何提炼中国精神与艺术相融合。
墨僧艺术家:当今,有不少的当代作品跟传统没有联系;又有很多所谓的传统作品没有任何的创新。
杨毅达:@畅泉如何提炼中国精神与艺术相融合  提的好,愿闻祺祥
畅泉:没创新的传统那就是用传统思维去继承传统的死板思维
墨僧艺术家:传统的本质是创新。(经典是创新的成果,是历史上创新成果中被公认为优秀的作品,是传统的一小部分。)
传统、经典和创新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今天的传统是昨天的创新,今天的创新将是明天的传统,今天的经典是昨天创新的成果,同时又是明天创新的基础和依据。
传统和创新的关系:传统和创新是同一事物,是人们站在不同时间坐标点上得出的不同认识。传统是(起初的)主观创新(后来)留下的客观存在,传统是创新的过去时形式(即"过去式").
畅泉:中国精神更广义地说就是东方哲学与东方水墨精神的融合体。而不是我们狭隘认为画山水画、花鸟画等。真正他绘画艺术必包括三点:自己的、民族的、世界的。
九根针:我刚说的这个第三体本身就是一个新宇宙,这个新宇宙就在原先的中国和西方的共同框架里面,它不会去侵害旧宇宙的生存空间。但它又是一个独立的新文明,这个文明不是中国的,也不是西方的。因为它不是怀孕混血所生的,而是因高能量的碰撞激荡所生,它的产生一定是最原创的,所以它看起来一定不是中西方的混合体,它是新的文明,有独立的新体系。
畅泉:一层圈一层。
杨巽荣:@墨僧 所以"传统"即人,创造即个体本身,思想新作品就自然新!
杨毅达:@畅泉作为艺术家本身,就是生活在一个精神层面之上
墨僧艺术家:脱离传统的创新,是伪创新,是无本之木;没有创新的传统,同样是假传统,是传统的僵尸。
笨笨:俺来听不说话。
九根针:所以我们说的这个新传统,既不能是中国的,也不能是西方的东西。但又是更中国的,也是更西方的东西,是第三体!是高能量激荡所生,而不能是怀孕所生。
杨巽荣:@墨僧 你还不完全理解"传统"本意!
畅泉:精神说白了就是你在这块土地上生长所悟出的一种文化格局及灵气,让这灵气灵动地注入你的艺术品体里,与知识融合成说不清的独立作品。
杨毅达:@九根针凯军兄,近来见您对于宇宙有很多研究,有机会我可以和您见面聊,我也很是喜欢并有一些研究。
畅泉:@杨毅达   说很对,艺术是精神层面的伟大传承,一个人如果达不到精神层面去理解其深度,你所谓的传承都是表象行为。
墨僧艺术家:@杨巽荣 那就请教您,讲讲"传统"的概念吧!
畅泉:传统是我们对以后之前文化总和的概括。
杨毅达:现代文化已经进入一个碎片文化时代,我们需要重整碎片而进行新的组合@九根针
畅泉:世界艺术发展史的轨迹我很清晰
墨僧艺术家:@杨巽荣 在下不能同意您对"传统"的认识
畅泉:世界发展,我们民族也在发展,艺术是属于人类的,如何把自己、民族、世界三者相结合,我认为才是重要的,缺一就没高度。
杨毅达:@畅泉只有清楚,我们才会知道下一步会是什么。
笨笨:局限创造力。
畅泉:@墨僧 ,你不同意没关系,需要相互间慢慢消化,艺术就是你能看多远就能走多远,悟到才是自己的。
杨毅达:@笨笨愿闻其详。
畅泉:研究艺术,我建议从精神层面切入,别从技法层面去切入
笨笨:@杨毅达 没事给自己划根线沿着玩
畅泉:在技法层面理性所做出来的作品我把它定义为技术,而非是艺术
墨僧艺术家:此次的论坛,选题不错,但是存在两个问题,使论坛不易达到较好的效果:1)、张三、李四各说各的、基本上没有交流和探讨;二、基础概念不清楚,没有共识,比如"传统"问题等,论坛无法有效进行。
笨笨:法无定法。
杨巽荣:@墨僧 有道理!已经走题了!
杨毅达:@墨僧艺术家  谢谢!
杨毅达:艺术的思维是放射性的,有一点点是正常。
畅泉:蔡国强用火药解决中国水墨,就去用当代思维去传承中国精神的很好事例。
杨毅达:当代艺术对传统的理解,可以从很多层面来进行理解,其中包括文化的融合和排斥等等,提出这个命题感觉其实很好
杨巽荣:是论坛内容,主要目的是解决人的思维逻辑问题,人的问题解决了,一切都清楚了。
畅泉:我们不要狭隘认还是用水墨去画传统国画,都什么年代了,在这年代里画传统中国画的就例如我去唱k房里听老人点歌革命老歌一样,与时代格格不入了
杨毅达:@畅泉蔡国强用火药解决中国水墨,就去用当代思维去传承中国精神的很好事例。有道理,主要是我们文化是否会产生一种共性。
笨笨:适合是最好的。
畅泉:中国绘画传统里没抽象画的历史,只有大拔墨大写意的历史
墨僧艺术家:应该首先,讨论基础概念:1)传统的本质是什么;2)当今的"当代艺术"与"传统"之见的关系状况分析;3)"当代艺术"应该与传统保持怎样的"理想关系"4)如何实现"当代艺术"与"传统"理想关系。(仅供参考)
畅泉:蔡国强的火药抽象艺术作品里就有很强的中国文人精神在内。
杨毅达:在中国近代史上,我们出现了三次大的向西方自动学习的浪潮,第一次是:"清末时期的洋务运动";第二次是民国时期的:新文化运动即五四运动;第三次是始于80年代的95思潮,我们在努力学习西方文化艺术的时候,缺少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杨巽荣:当理解"传统"为个体本身的时候,就无须执着当代这个词了,无论你用何种形式去表现绘画做到我为我用,艺术者经常犯下的肓点是刻意找些代表性的中国原素,外求或用哲学之类的陈词来包装自己作品,其实人的个体本身就是原素。九根针在三十四期讨论抽时说:任何一个学科的建设是要讲谱系的,这个谱系就是文脉传承的上下文关系,而西方的抽象艺术是没有这个从古延续至今的文脉关系的。所以关于  抽象艺术西方人也没有说过要有抽象艺术的学科建设问题,因为他们的文脉血统里  没有这个,这种东西只能在中国找。
我想文脉血统在我们每个人身上有着必然性的存在,它不须要去找,西方人也一样有文脉血缘,只不过西方人很懂得成全自己生为已任在现实中一切为我,中国人往 往顾虑过多自已把我分开在现实中幻想。
所以中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真正艺术家。
正因为西方与中国的文化结构不同产生了意识形态的差异。
当代艺术是人的作用下产生的,其价值是建立在"传统"精神上代表一个民族文化而生成的传统意义,所以当代艺术与传统是分不开的是一回事,为此当下发生的一切事件在若干年后将归纳为传统文化。
畅泉:什么是真正的绘画艺术,这个问题我一直思考了十多年。这些年来从思考到实践,我不断性地尝试各种可能性的无限高度与宽度。由于大环境的影响,首先我们所受的教育过程就是理性知识的捆绑枷锁过程,我们生活的大环境里,你所看到绘画作品几乎都是属于知识结构层面的技术性绘画,一个人如果一旦被理性技术知识捆绑思维,个人潜能智慧层面的空间之门就会逐渐性被关闭,个人内心那份纯粹的净土就会被埋没,追求真正的艺术性绘画,实际上最大的错误就是向外求,如拜名师求艺这是很愚蠢无知的行为,真正的艺术是在自己内心深处的心灵空间之内,我们需要的是把潜能智慧之门打开,打开之后更需要进行"宽度、高度"的纵横方向去挖掘它真正的纯度价值。艺术首先纯粹是属于个人的,这个个人精神属性是归属于你生活所在的社会大环境的民族文化气息里,更大范畴地说更属于全人类的,之所以艺术就是艺术家个人最真实的精神写照,与艺术家个人的灵魂是混合为一的,在个人纯粹的气息之内又隐约呼吸到民族与世界文化相交融的脉络跳动感。理性知识结构层面的技术性绘画几乎完全丢失个人真正的精神属性,这种被知识枷锁的释放过程,在我看来是非常痛苦的,这种痛苦对已被枷锁的画家而言却错误理解为幸福的过程,实质这是悲哀的,因为,这类的画家就是知识技术的奴隶。我对知识的理解是,知识本身没有错误,知识有好有坏,如何对知识的进行吸收和选择这才是一门真正的把控智慧,我的个人理解是,先学会把知识大口大口地吃掉,接着再把它搅粹化为虚无的机灵气息,从而,再让这股气息有感觉性地进入自己的绘画灵魂体内,而并非捆绑性去指挥自己,让自己无地自容地服从理性设计好的一套惯性模式,真正的绘画艺术是不能理性设计画面的,更不能按部就班。
对于纸面绘画,我个人更多追求的是心灵自由语言,我不喜欢有形体很具象的绘画,从理性到非理性,又从逻辑到非逻辑,需要内心品质格局的无限释放,绘画要真正潜入到个人精神内涵的灵魂层面,个人精神素养需要人生的漫长历练,这是非常曲折与艰辛的历程,也是呕心沥血的修炼过程。"个人、民族、世界"是一层圈一层,层层递进又相铺相成,真正至高格局绘画艺术就应该这样,三种因素缺一不可。绘画不在于作品尺寸大小与你用什么材料,重要是你的气场格局有多大,你绘画作品的气场能量就有大,你的精神涵养有多深,你作品的厚度就有多深。
真正艺术的精神内核不需要解说,你能看懂多少就是多少,能悟多少就是多少,悟到才属于自己的,你能看多远就能走多远,只有自己自知自明。
杨巽荣:当我们理解"传统"即我,我为"传统"的时侯,便是我为当下,当下为我,原素在自己身上,灵魂便是我,本源即我,我为本源,这样文脉血统还须要找吗?"传统"是根,我即是根,这样我们的内心将会很清晰,灵魂再不会受到外界干扰,回到自身,一切我为我用。艺术者应以"吃掉传统走出传统"的觉悟树立本我。
畅泉:这是我曾写的一段关于艺术的文字,请杨毅达老师抽空看看。
杨毅达:@杨巽荣九根针在三十四期讨论抽时说:任何一个学科的建设是要讲谱系的,这个谱系就是文脉传承的上下文关系,而西方的抽象艺术是没有这个从古延续至今的文脉关系的。所以关于抽象艺术西方人也没有说过要有抽象艺术的学科建设问题,因为他们的文脉血统里没有这个,这种东西只能在中国找。是的,这个是文化特性。
杨毅达:@畅泉谢谢。大家一起都在看哦。
畅泉:巽荣老师前面观念我喜欢
杨毅达:@畅泉悟到才属于自己的,你能看多远就能走多远,只有自己自知自明。有道理!
        这也就是一种理解。
杨巽荣:当代艺术创作主要概念来源于社会大糸统的,特征是以观念叙事为前题作为表现手段,来体现艺术者内心对当代社会现实的种种观照,其价值取决于艺术者的心态,态度,情感产生的,而每个艺术者对当下社会现实生活的感受,感知各有差异,所以人们认为中国目前当代艺术是一种乱象,我认为它是正常的,为什么?因为在短短的三十年中人们对当代艺术的理解而出现不体糸造成的局面,在西方人眼中来看是边缘的,边缘是正常的,毕竟真正艺术家很少,艺术明白人很少,对当代对传统理解的很少,画画的人很多,肓目的人很多,投机的人很多,由此,大家混在一起能不乱吗?所谓的边缘化,是指还没走到正规,还没形成学术体糸,没有纯粹的本土言语建构,要建设本土的当代艺术体糸,其基础因素作用在于批评家,其次是艺术者的自觉,不要喊口号,不要去讲故事,更不要去比较,一切回到自身,回到"传统"作自我反思,自我革命,摧毁再树立。
如果你有清明心灵,对当下有感触,你会发现我们中国的当代艺术有好多好的成功案例,就徐冰的装置作品"凤凰"他不是为了凤凰去做"凤凰"而是利用凤凰来作为他创作对象,"凤凰"只是他创作概念,真正核心内容体现在材料应用上,他用工业废弃物,农民工的生活遗物作为原素来呈现他的思想观念的,而这些原素恰恰是当下社会发展的最好见证,是艺术家本身对现实生活的感触,以情感再现的形式来表现当代与个体发生的关糸,这就是徐冰在当代意义上创造了"传统"价值。
再说一个例子,王轶琼的"微神经"他借助形象作为创作概念,以消灭传统走出"传统"的思维方式来呈现他的作品,他利用互联网的信息作为素材,其核心内容是他独特而又带有讽刺意味来呈现观念的,他利用时代流行术语与形象的结合而产生的调侃来实现了作品价值,这说明了艺术家对现实社会现象的捕捉,是身历其中独立而出的真正"传统"意义。
审美:不是让你看到美,而是在丑的面前发现美。
批评:不是赞美的故事,而是直接了当的本质。
当代艺术的价值体现在于"传统",创造:看你的情感有没有。
杨毅达:这种理解就决定一个人的高度和深度。所以理解的文化是我们的母体,母体文化决定我们的基因和成长的空间。
九根针:中医有这个说法,说生大米若你把它煮成米饭是不补肾的,但是你若把它煮成粥却是补肾的,因为肾主水腐,所有腐烂和发酵的食物都是补肾的。也就是说中医和营养学一点关系都没有,在中医里面米饭和米粥是两种东西,不是一种东西。用营养学的观点在显微镜下观察米饭和米粥是一种东西,没有任何区别。可是在中医的眼里却是两种东西,不用心体悟是看不出门道的。
畅泉:如果人人之间高度不一样就很难有共呜点,有人站在板凳高度上,也会用板凳高度歪理维护自己站多高的正确性。人要自知自明比任何理论都重要
学者龙八石:中国画糊里糊涂地延续,西方绘画清清楚楚地生死。
九根针:在中医里因为有水的参与让物质A产生了稀和厚,让物质A变成了A和B两种物体,一切都是因为有水的变化和作用。 可是在西方人眼里A就是A怎么可能就变成了B呢?这就是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之处。
杨毅达:学者龙八石欢迎参与探讨:当代艺术对传统的理解
九根针:黄宾虹到了晚年经常在画作完成之后再整体平刷一遍纯清水,学生不解,他回答:"墨是怎么做出来的?",也就是说他要去火。这和用极稀薄的带酒的水来醒酒的道理是一样的。他的刷子上应该是还有一点残留的墨,就这一点点稀薄的墨起了作用。当然如果刷子上完全一点墨也没有也能去火,但可能不如残留过墨的刷子刷的效果好。
杨毅达:@九根针西方文化是理性的,是1+1等于2.中国文化是感性的,是1+1等于3或大于3
龙坤:中画与西画皆入心源,而路有异。西画为之线型,音本位也;唤理性,以意调心。中画为之形构,字本位也; 呼感性,以象启心。中画借形与象,西画借音与意,管路不同,心同。万法归一。
畅泉:中国文化应该:1+1等于虚无
九根针:其实中国古代有一个大音乐家师旷, 他眼瞎了,耳也快聋了,弹古琴,说下雨就下雨、说下雪就下雪,据说真有这事。还有伯牙这些人都是能用音律窥探阴阳的高手。 古人弹琴必先通律,这个律全是道家、五行家那些东西,这些人上通天文,下晓地理。这个若不通弹不了琴。 与中国古代音乐和诗歌达到的艺术成就相比,古代绘画还差了一大截,与中国古琴所能达到的艺术境界比,怀素、徐渭、八大的那点境界不算什么。所以中国水墨必须要在更大的传统里跨界,才能吸收到更多营养,只在传统绘画和传统书法那种小得可怜的小传统里是走不出来的。 比如黄帝内经、伤寒论、山海经、易经、古代炼丹术、导引术,琴律,武学,相学、卜卦、风水、这些都是要懂的,缺一不可,这些都是大传统,另外还有很多很多都是要去了解的。
笨笨:几辈子能学完。
龙坤:西文绘画重前提;东方绘画炫背景。西方绘画没有前提便假设一个;东方绘画没有背景便假装一个。西文绘画其流变,依赖思潮嬗变的前提;而东方绘画善讲祖坟,传承有序,回归文脉,处处寻道。  西方提前越低,画越独到; 东方背景越高,画越玄秘。
九根针:我们谈传统,绝对不能缩到文人画、书法这种小传统里去,要复归一个更大的根,中国文明从那里来的?这个问题一定要搞清楚。
畅泉:传统是我们对过去文化总和的概括,包括你上所说的。
杨毅达:@龙坤 对比一下好。
九根针:现在资讯这么发达,地下的地上的文献浩如煙海,古人那有这等福气啊!我们要珍惜这个学习条件。
王晓蓉(钴炑):艺术不等同与文化,不要老钻在儒释道里打转转。
畅泉:艺术是归属文化的一分子。
王晓蓉(钴炑):齐白石或者其它国外现代艺术家都是走出了文化这个小圈子。
杨毅达:@九根针资讯多了,更需要的是理解能力的提升了。
王晓蓉(钴炑):艺术可以拜托文化。
杨毅达:@王晓蓉(钴炑)走出小圈子的根源首先是要吃透他。
龙坤:中国文人画是四维艺术。一是平面绘画艺术与画所赋有的精神之间,共同形成的空间艺术,二是诗性音乐的语言声响的时间艺术。空间与时间相互对抗又相互交融,成为文人画独有的四维空间。不知此说法不知当否?
尹胜:传统是过去时,传统有糟粕亦有精华,糟粕与精华完全取决于时代的价值需求,并且涉及当下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也与艺术家的理解和表现能力,也就是"艺商"、创造力相关。具有当下时代价值需求的传统便会被追捧为经典。经典也将成为当代创新的基础,创新即是当代性。当下的创新能否成为未来的经典,这完全取决于未来时代的需求,但当代一定会成为未来的传统。中国目前文化界对传统争议颇多,几乎没有相对统一的观点,比如儒释道各执一端,甚至各执几端。这是中国当代艺术和文化创新的缺失,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机会。而当代一概念,是西方话语范畴。虽然文明具有普世意义,可以超越种族和国家的,但话语权的确存在于各个领域。欧洲从文艺复兴、工业化、然后进入后现代,各个方面都是自然形成的,他们的当代是建立在科学精神、自由平等、民主宪法的文化和体制基础之上的,所以如果照搬西方当代理念,把中国当代艺术纳入西方同一个标准去衡量,这无疑是不对等的。无论从纯粹时间这一概念,或从历史角度去看,任何民族和国家都存在当代这一事实,或大或小,但这个当代未必就会成为未来时的经典,未必就会成为世界意义的当代艺术。所以,我一直倡导的就是深入传统,消化传统、然后创新,这也是正是当代的意义。中国当代艺术承担的就是打破一千多年来不断重复,没有创新的格局。要打破这个格局,恰恰要回到传统,找到问题根源,寻求解决之道。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在我看来正是天道信仰以及汉语道统文化。我谈天道信仰和汉语道统文化的目的不是复古,而是创新。上面朋友说得对,传统就是拿来创新的,拿来超越的。关于这里面究竟涉及到哪些方面的指涉,这里的确难以说完整。简而言之,就是科学求真精神和理性思想觉醒。
尹胜:不好意思打了二十分钟。艺术是文化范畴类的,如果这个常识都不统一就没法谈
九根针:@王晓蓉(钴炑) ,艺术就是文化呀!
九根针:说文解字里"文"通"纹"、是纹理、在天成象,在地流形的意思。也就是说,古人认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不是文化。 也就是说古人认为不是人创造的东西也是文化,如果你认为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东西不是文化,那你搞不了文化。 人与动物的区别并不是因为人有文化,在很多方面人并不比动物高明。 
"文"是纹理的意思,包含"象"概念,"化"就是推衍、推算和衍化,是大化成形的意思,没有那份责任和担当怎么去搞文化呢?
       "化"就是对一个民族未来文明虚指令集合的模态推衍,是一种模型观。就是量子物理学所说的"自组织"状态。 "化"有集体意志在里面,是不会以个人小我的意志、趣味为转移的。
 所以没有一种强大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伟大抱负怎么去搞文化呢? 其实对社会的文化责任和对未来文明的进取之心才是最重要的。没有这份对责任的担当,未来文明无从说起。 
九根针:文化也是没有边界的,人创造的东西是文化,不是人创造的东西也是文化。同样对水墨也是如此。 太阳、月亮,是我们地球人能看到的最大的文化造物。如果没有这两者,人类还有文明吗?连生命都没有了,生命体就不可能坐在那里研究文化、生产文化。
龙坤:继承不是复制,反其道而行之也是继承。反对批判也是继承,无非是负继承罢了。
王晓蓉(钴炑):艺术与文化密不可分,但艺术要摆脱文化的制约。
九根针:连太阳、月亮、星辰都是文化了,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不是文化呢?
王晓蓉(钴炑):@九根针 你是泛概念,我指的是一般意义上的文化。
杨毅达:@尹胜   看完了,感觉这是经典,和大家分享一下!  我一直倡导的就是深入传统,消化传统、然后创新,这也是正是当代的意义。中国当代艺术承担的就是打破一千多年来不断重复,没有创新的格局。要打破这个格局,恰恰要回到传统,找到问题根源,寻求解决之道。
九根针:@王晓蓉(钴炑) ,为什么一定要是人造的东西才是文化呢?
九根针:没有太阳、月亮、空气,文化从何说起?
墨僧艺术家:传统的本质是创新。传统的本质是创新,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一本艺术史就是一本创新史。历史上的大师都是创新的楷模,他们的创新成果今天成为传统,被誉为经典。(经典是创新的成果,是历史上创新成果中被公认为优秀的作品,是传统的一小部分。)
传统、经典和创新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今天的传统是昨天的创新,今天的创新将是明天的传统,今天的经典是昨天创新的成果,同时又是明天创新的基础和依据。
传统和创新的关系:
            传统和创新是同一事物,是人们站在不同时间坐标点上得出的不同认识。传统是(起初的)主观创新(后来)留下的客观存在,传统是创新的过去时形式(即"过去式").
脱离传统的创新,是伪创新,是无本之木;没有创新的传统,同样是假传统,是传统的僵尸。
王晓蓉(钴炑):@九根针 你说的是自然、物质。
杨毅达:@杨巽荣谢谢您,辛苦了,感谢两位主持人。
杨毅达:@高昕 艺术家才来啊。
九根针:我刚才给的文化定义,是文本意思上的,而不是一个概念。
高昕:@杨毅达 默默地学习 。
龙坤:我的观点。中西艺术单之则双生,合之则双亡。 中西艺术没有相互结合的可能 。中国与西方艺术是体用关系,西应我中所用。
杨毅达:@龙坤 提出您的见解  中西艺术单之则双生,合之则双亡。 中西艺术没有相互结合的可能 。中国与西方艺术是体用关系,西应我中所用。
龙坤:文化,离了心。无法,无纹。文化我定义为心纹之法。心纹之化。心为核心。心己跨天,越地。中西依各为中心。互为体用。
高昕:世界大同 全球化不可避免。
墨僧艺术家:我不是专门搞理论的,所发文字系艺术学习、创作的一点心得,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感谢各位老师!
尹胜:@墨僧 说得很到位。
杨毅达:今天晚上感谢两位主持人,感谢大家的参与,一个好的命题,我们是需要从很多角度去进行探讨,一至两次是很难说清的,唯有从心出发才是大道,感谢大家的参与与维护 。 
龙坤:@高昕  心能大同,艺才大同。
顿子斌:今天的传统是昨天的创新,今天的创新将是明天的传统,今天的经典是昨天创新的成果,同时又是明天创新的基础和依据。传统和创新的关系:传统和创新是同一事物,是人们站在不同时间坐标点上得出的不同认识。传统是(起初的)主观创新(后来)留下的客观存在,传统是创新的过去时形式(即"过去式").
脱离传统的创新,是伪创新,是无本之木;没有创新的传统,同样是假传统,是传统的僵尸。@墨僧 精辟!
 九根针:@学者龙八石 中西艺术单之则双生,合之则双亡。 中西艺术没有相互结合的可能 。 
高昕:今天所有的艺术都应该指向全人类 小我就是小天下了 @学者龙八石 
杨毅达:@汉泥(张渭) 感谢您的转播  论坛的声音因为您的转播而更精彩
龙坤:艺术同化之时,正是艺术灭亡之日。
杨毅达:@顿子斌 晚上好,感谢您,传统和当代也许用前后脚的关系来描写更为适合
九根针:@学者龙八石 ,所以要高能碰撞产生第三体,而不能要怀孕产生的第三体。
高昕:啊哈哈 杞人忧天 将来还有广阔的宇宙 你不感觉自己的渺小吗 包括人类。
接 平:论坛的基本就是每个人把自己的论点分享给大家不需要统一恩想如果能从中学习到一些东西大幸也 
龙坤:@九根针 物理与艺理,生三不同。
杨毅达:@接 平 兄晚上好,论坛不在于统一思想,而在于激活思想 。  
龙坤:@杨毅达 这话好!激荡思维,相互学习。
尹胜:@杨毅达  凡是想统一思想的都是专制意识
顿子斌:论坛不在于统一思想,而在于激活思想  
杨毅达:@龙坤 谢谢,是@接 平 兄的提示 
尹胜:@杨毅达 思想就是要不同,求同在于存异
杨毅达:今天晚上感谢两位主持人,感谢大家的参与,一个好的命题,我们是需要从很多角度去进行探讨,一至两次是很难说清的,唯有从心出发才是大道,感谢大家的参与与维护 。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s
进入论坛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