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集电视连续剧《烟雨金陵》分集剧本---第二集
1.上海码头
一艘巨轮缓缓靠岸。
从船舱里走出神采奕奕的蒋介石,举目望向码头。
码头上站满了前来迎接他的人群。
2.印刷厂
快速滚动的印刷机,一张张报纸流出来。
【旁白】蒋介石从日本返回上海后,随即发表结婚启事,启事中有这样的句子:中正奔走革命,频年戎马驱驰,未逞家室之私。兹定12月1日在上海与宋女士结婚。而蒋宋于12月1日举行的婚礼,其隆重、显赫实堪称中国近代史之最。婚礼分两次举行,一次是基督教式的,首先在上海西摩路宋公馆举行,这次婚礼岑寂静谧。另一次是中国传统式婚礼,在上海戈登路最豪华的大华饭店举行,这是一次辉煌盛典。
3.大华饭店
饭店两侧,由旧日沙俄贵族组成的交响乐团,正奏着悠扬的迎宾曲。
饭店外面,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布满法国巡捕和一些便衣。
饭店附近高楼、邻近街道都垂挂红红的长布条幅,上有金字:“热烈祝贺蒋总司令与宋美龄女士婚礼盛典。”
举行婚礼盛典的礼堂是大华饭店原来的豪华舞厅。张灯结彩。处处鲜花。临时搭的礼台上方挂起孙中山大幅肖像,两侧是青天白日国民党党旗和青天白日满地红的中华民国国旗。礼台四周摆满白色鲜花。
礼堂后面是绿叶与白花组成的巨大影壁,中间用红色的花朵嵌出了“福”、“寿”两个大字。
乐池里,一支法租界工部局派出的管弦乐队正忙着调弦定音,等待下令演奏门德尔松的婚礼进行曲。
参加婚礼的来宾约有1300人。其中中外知名人士有:美国高级领事查尼汉姆;英国总领事西德尼;挪威总领事阿尔;日本总领事矢田太郎;法国总领事纳吉亚尔;还有其他一些国家的总领事。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布里斯托尔;海军上将、华北方面军司令官邓肯以及其他外国高级将领也穿便装出席。
门口有人接待,来宾出示请柬后即被引人礼堂。
婚礼在下午举行。司仪邵力子宣布:“婚礼现在开始,乐队奏乐!”
新郎新娘款款出现。宋美龄穿银色旗袍,白色的乔其纱用一小枝橙黄色的花别着,斜披在身上。面罩透孔面纱。头戴橙黄色花蕾编的小花冠。手捧一束白色和粉红色杂束玫瑰花。身旁有四个身穿绸缎衣服的女傧相。身后有两个穿西式桃红塔夫稠衣裙小姑娘,手提花篮,不停地扬撒美丽的花瓣。走在最后的小侍从是孔令伟、孔令侃,穿黑色丝绒衣服和白缎。
宋美龄挽着宋子文的手。
蒋介石穿西式晚礼服,雪白衬衣上佩黑稠领结,迈着军人的正步。吴忠信、张治中陪同。身边的男傧相中有陈立夫、刘纪文。
主婚人是蔡元培。证婚人有何香凝、王正延、蒋锡侯、李德全、谭延闿、余日章。
新人向孙中山像三鞠躬。
蔡元培宣读结婚证书,并在证书上加盖上海市政府公章。
在美国歌手唱的《哦,答应我》的歌曲声中,新人在玫瑰花巨大花团下合影。
新人进人休息室。
100桌酒席摆开,众人入席。
蒋锡侯作为男方家长代表宣布:“新郎新娘在孔夫人和孔博士的陪同下,已经登上去杭州的专列,他们将在秀丽的莫干山度过这难忘的新婚之夜。”
酒宴的喧闹声中响起火车的一声长鸣。
4.沪航线上飞驰的专列
车厢里,宋美龄靠在宋霭龄身旁。坐在她们对面的蒋介石:“美龄,你是不是有些累了?”
宋美龄笑一下:“不累,我还沉浸在婚礼的喜庆中没出来呢。这种感觉就是陶醉吧。”
宋霭龄:“小妹,你今天的这场婚礼,在民国史上算是最隆重最豪华的了。我和你二姐都没你这样的排场。”
孔祥熙翻看着礼簿,不吭声,却不时笑一下,显然心中得意难禁。
蒋介石对孔:“庸哥,杜月笙来了没有?送了多少礼金?”
孔祥熙:“没注意他,人太多了。”翻看礼薄,“找到了,他送了800。"
蒋介石脱口:“糟了,我倒忘了一件大事!”
宋美龄一怔,坐直身子:“达令,怎么了?”
蒋介石掩饰一笑:“没什么。我是想到在莫干山最多住五天,然后应赶回南京参加二届四中全会的预备会。复出时机一到,该我重新上台了。”
宋美龄:“你好像在掩饰着什么……”
孔祥熙也抬眼看蒋介石,目光中也含着询问。
蒋介石笑一下对宋美龄:“我什么心事都瞒不过你,其实我刚才想到了杜月笙,这位江湖上的杜爷叔,以前在经济上帮过我的忙。按规矩,我应该在办喜事前去拜访他,送上一份厚礼。可我只叩见了黄金荣,忘了去拜见他。唉,我是担心他为这件事以后会跟我过不去。”
宋霭龄:“你也不必太担心忧,回头咱们补一份厚礼就是了。”
蒋介石又说;“还有一件事,我也不想瞒你们。”
三人都露出专注的神情。
蒋介石:“这次我借去日本拜访岳母大人的机会,特地去拜访了田中义一首相,明确要求日本不再支持奉直两系,好让我的北伐军顺利统一中国。”
孔祥熙:“他怎么答复你的?”
蒋介石:“他答应帮我,却提出让日本在满洲实现自治,在山东,尤其青岛的利益不受侵犯。我口头虽然作出承诺,但我知道日本人贪得无厌,如果日后他们威逼过甚,我们就争
取英美的援助,与之抗争。”
顿了顿,又说:“而现在,首要难题,就是如何解决党内派系纷争,如何把那些拥兵自重的土皇帝抓在我的手里。”
宋美龄:“达令,今天你就别想这些国家大事了……”
宋霭龄:“我看介石身边缺少一些智囊,帮他出谋划策。治国安邦,不仅要有武将,也
少不了谋士。”
蒋介石眼睛一亮:“大姐倒提醒我了,我想起一个可以帮我出谋划策的人,他有政冶眼光,文笔又好,而且也忠诚于我。他就是陈布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