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关键词: 火凤凰网 火凤凰文学,火凤凰诗刊 艺术家博客 原创
kesioncms

新闻中心

您当前位置:火凤凰艺术网 >> 原创作品 >> 评论 >> 浏览文章

水墨心境 ——刘海静山水画创作探析

2015-1-27 11:27:43 火凤凰艺术之家 王雷 【字体:   点击数:

刘海静近些年的山水画作,大致有陕北、寒山、菩提三个系列,这三个系列的作品,有分有合,有内在的统一,也有取向意图上的差异,代表了画家对创作的综合性思考,有着较高的艺术品味和形式趣味。

陕北系列作品,经历了由写实到意象再到抽象的逐步转变过程。寒山和菩提系列作品,是他在研究形式意趣的基础上又糅合了创作的思考而完成的。前者形式语言丰富独特,而后者形式更加单纯,具有思想的深刻性,体现了他多方面实践的成果。

刘海静的多方面实践,其一是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体悟。在研究传统绘画,实践传统艺术语言的过程中,他不断累积对古人艺术境界的感悟和体验。传统的儒、释、道思想正是他开展艺术创作的内在动力。其二是他对当代艺术很关注,而且在创作中真正去研究现代的艺术语言。他在作品中倾注了很多对当代水墨形式的思考,他不想画得过于抽象,也不想过于写实;不想过于传统,也不想过于当代;不想消解笔墨,也不想过于拘泥于笔墨,我想,他的探讨也许是当代很多中国画家的思考。

刘海静在艺术品格、艺术风格方面的着力很多,所以才会有这么一批整齐、成系列的创作成果。他的陕北系列作品,体现了强烈的形式感,透漏出一种灵动、通透之气。我觉得对这些作品应从比较深的层面论述一下。

陕北的地貌复杂多变,形式感强烈,其自然与人文要素具有吸引艺术家的天然气质。刘海静表现陕北与其他画家不同,他对作品笔墨的力度的表述很直接。实际上他也是有意要避开常规的视角,努力要独辟蹊径。他对陕北地貌的择取,是取其块面棱角,形式不在传统,而是在于对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借鉴。他的作品有强烈的构成意识,结构关系复杂,强调解构重组,不拘于寻常视角。他有时以半边、一角的形式强调画面结构的险峻,看似与宋人山水的构成意识相通,但这些方法又与西方的结构主义不谋而和,使得画面的抽象性更加强烈。在笔法上,这些作品不像他在传统艺术研磨时的精心细致,也不强调所谓起承转合的规矩,而是直接率意地挥洒,经常是一气呵成的。陕北系列作品不象菩提和寒山系列那样水墨淋漓,说明刘海静在这批作品中寄托的的目标是不同的,体现了他对绘画形式的具体研究。

菩提和寒山系列的山水作品体现了画家对不同地域表现符号的搬运自如。这两个系列的创作,更偏重于内心意象的表达,是泼墨、积墨、破墨技法的综合运用,强调墨、色的对抗和融合,在强烈的形式背后,透漏着一种禅的意境。其水墨淋漓之气给人以畅快的质感,但是如此复杂的技巧和反复制作的背后,却隐含着某种萧索、孤寂、空灵的情感。我认为这是刘海静在艺术中崇尚的境界,尤其是崇尚“古意”的具体表现。赵孟頫曾说“画贵有古意”,这个古意在不同的时代有其不同的内涵。刘海静的画是现代的,是当下的,但是其现代性中所暗含的“古意”,正是当代人的孤寂,这也是艺术家将艺术与社会文化思考紧密结合的结果。

 

 

(渤海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副院长   王雷)

 

作品欣赏:

水墨心境 ——刘海静山水画创作探析 

忆江南之一[45cmx41cm].JPG

水墨心境 ——刘海静山水画创作探析

陕北组画之一[45cmx41cm].JPG

水墨心境 ——刘海静山水画创作探析

陕北印象--延川之五 136 68cm 2013_副本_副本.jpg

水墨心境 ——刘海静山水画创作探析

陕北印象--延川之五 136 68cm 2013_副本_副本.jpg

水墨心境 ——刘海静山水画创作探析

 菩提之一 136 68cm 2013.JPG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s
进入论坛论坛热帖